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的特大型清潔能源企業,中廣核核電運營有限公司(簡稱“運營公司”,英文簡稱“CNOC”)是中廣核的主要成員企業,是國內大型的專業化核電運維服務商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歷經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GNPJVC)、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DNMC)等歷史沿革后,運營公司伴隨中廣核多基地群廠運營時代開啟的東風,在中廣核核能板塊“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戰略下應運而生,于2012年8月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員工總人數2500多人。運營公司傳承大亞灣核電站30多年的發展歷史,至今已積累了超過100堆年的核電運維經驗。
運營公司自成立以來,以“服務核電安全共創一流業績”為使命,以“成為世界一流的核電專業化服務商”為愿景,以“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為基本原則,深入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安全(Safety)、誠信(Honest)、責任(Accountability)、嚴謹(Rigorous)、卓越(Excellence)”(簡稱“SHARE”)的企業精神。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運營公司已逐步建立了維修服務、備品備件供應鏈服務、標準化服務、培訓服務、環保服務、核應急服務等專業化能力和產品。近年來,公司在“向技術進步要效益,向管理提升要效益”理念指引下,持續打造以核電特殊高端維修能力為龍頭的核心能力,現已開發出核燃料組件修復、發電機不抽轉子檢查與試驗機器人、主泵維修、電儀設施可靠性與老化檢測、核級焊接維修等特色產品,并在戰略備件統一管理、生產運營管理體系ERP解決方案、核燃料裝卸料培訓等領域輸出成熟產品,具備了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面向全國、跨地區、多基地同時提供多個檢修、備件管理、生產準備、培訓等服務的能力。
運營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科研投入達6億多元,開展了8項國家級科研項目?,F擁有一個國家能源核電運營和壽命管理技術研發中心,下設核電廠換料技術研究所、人因工程技術、主泵運維及試驗鑒定、儀控設備可靠性及老化、重要電氣設備卡件可靠性檢測、核電廠特種焊接維修技術研究所、備件保障與自主化研究所、核環保技術與工程等八個研究所。運營公司現擁有發明專利192項,實用新型專利501項,外觀設計專利10項。公司于2019年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運營公司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搭建了實力雄厚的人才培養平臺。公司建立了國內專業門類最齊全、課程設置最完善的專業高級人才培養基地,是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在全國范圍內首個技能培訓與競賽基地單位,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及深圳市首批省(市)級備案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單位。公司現擁有“深圳市王建濤核電維修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大國工匠“喬素凱(核燃料服務)工作室”、“陳英杰(核級焊接)工作室”、“模擬機應用技術開發工匠工作室”、防人因研究與訓練工作工匠室。建有國際一流、國內規模最大、種類最為齊全的模擬機培訓和核電技能培訓設施,具有行業首創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化人員狀態及人因績效管理工具,形成了以“服務生產”為宗旨的人員能力數字化管理體系。
運營公司培養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F有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1人、“大國工匠”2人、全國技術能手5人、中央企業勞動模范1人、中央企業優秀黨員1人、廣東省勞動模范1人、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1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廣東省技術能手19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17人、深圳市“鵬城工匠”4人、深圳市“技能菁英”6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2人、深圳市“工匠之星”1人、深圳市技術能手10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25人,福鼎市高層次創新人才2人。
截至2022年8月,運營公司已服務中國17個核電基地,在中國廣核集團內已累計實施完成174次換料大修。創造了國內百萬千瓦核電同類型機組最短二十年大修記錄62.72天(L118),國內核電機組最短大修紀錄16.53天(L116),以及國內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最短十年大修紀錄48.82天(L409)。
在提供深度服務的中廣核旗下電站中,10年來未發生因維修質量導致的非計劃停機停堆。此外,在備件管理、生產準備、培訓等領域,運營公司也提供了良好服務。
2018年運營公司入選國資委首批“雙百行動”試點,公司以此為契機,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突出主責主業,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積極探索以創新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未來,運營公司將憑借豐富的運維經驗,卓越的技術能力,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和集約化的成本優勢,力爭成為核電運維專業化服務領域的領跑者,持續為核電行業提供一流的專業化技術服務。